============================================
高清免费在线观看-手机看1080P清晰版BD高清百度云下载
电影网盘下载百度云网盘下载:http://www.siii.xyz/xqlt
============================================
序言
格律诗词,或曲笔传情,清丽舒展;或慷慨激昂,气壮山河;或登高怀远,羁旅乡思;或咏物寄意,惜景伤怀。
它们用简言意长的形体,道出极为宽泛而又喻意深远的哲理,以精炼的词句,渲染出高湛的艺术成就价值。不得不为之叹观止矣。
从偶遇到喜爱,从系统学习到乐此不疲的磨练习作,从不耻下问,到通过几年来与网上诗友切磋交融,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格律诗词的那种超脱的意境,无可言状的感觉,令我神往。那种美轮美奂的气魄,华美胸襟,拓展我的创作视野。林林总总情感逸兴,荡涤出心中的风爽。
格律诗词不仅声律优美,节奏顿昂,更是具有灵犀通理,舒怀达意,以小见博大,以精短见绵长的绝好文体。它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魂魄之就。因此,我习惯在诗词前面,用札记的形式,道出创作的初始由来,表明“诗”出有因,而非空穴来风,或是无病呻吟。通过这或长或短的散文体式,为诗词创作增添出更多的情趣。
偶尔获得到的兴趣,一旦喜爱上它,必然会一如既往的追求不舍。
周恩溢
2008年某一天,当我踏入《金陵老年大学》诗词班,感受格律诗词的初期面貌,继而如同进入到一种不同的世风领域,渐渐地从感性认识中,摸索,掌握格律诗词的规律性的基本要领,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触类旁通效应,慢慢地去领悟到古典与现代两种理念在诗词意念中具有着不同的诗词文风!
可以说,过去我没受到过古典诗词的太多影响,真正感受诗词的魅力,多数是从毛泽东主席的所有公众于世的被熟知的诗作中,感受到诗词的博大精深。那种朗朗上口的快畅感受,那种意深境远的胸襟情怀,使我开始喜爱上它了。
我感受出诗词非同凡响的艺术价值,它的永恒的生命渊源,它在艺术上的魁伟成就,还是在课堂上一点一滴学习和感悟中得到的。不能不说格律诗词班是我所有兴趣爱好中,难觅一得的功臣一就。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我开始学作起诗来。
南京市的中山陵的水榭,是我在孩提时代就爱追戏的地方。触景秉志,小心翼翼学作了
一首诗。这是自学习格律诗词后第一次的情感体验,
【晚香格律】一、
七律·? 中山陵水榭
一台亭榭玉玲珑,半映羞凭镜水中。
不见朝霞孩幼面,近临暮霭印胭红。
莫张少壮沧桑事,力做耆间学海童。
若问此方何处有?绿池轩苑景交融。
“一台亭榭玉玲珑,半映羞凭镜水中”
【诗家解读】
以下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对这首《七律·中山陵水榭》进行的详细解读:
起(首联)
“一台亭榭玉玲珑,半映羞凭镜水中”开篇直接点题,描绘出中山陵水榭的整体形象。将亭榭比作玲珑的美玉,突出其精致优美,又通过“半映”“羞凭”等词,赋予水榭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水榭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位羞涩的佳人,依靠在镜般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使其想要进一步了解水榭的景象与内涵。
承(颔联)
“不见朝霞孩幼面,近临暮霭印胭红”此联承接首联,继续对水榭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通过时间的对比,早晨的朝霞中不见孩幼面,与傍晚暮霭中呈现胭红的水榭形成鲜明对照。既进一步丰富了水榭的画面,展现出不同时刻水榭的不同景色,又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为下文引发人生感慨做了铺垫。
转(颈联)
“莫张少壮沧桑事,力做耆间学海童”由对水榭景色的描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是全诗的转折之处。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劝人不要总是提及少壮时的沧桑经历,而要在年老时仍保持孩童般的求知欲,努力学习。这种思想的转变,使诗歌从单纯的写景抒情上升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合(尾联)
“若问此方何处有?绿池轩苑景交融”以问答的形式收束全诗,将前面所描写的水榭景色与所在环境相结合,再次强调了中山陵水榭是一个绿池与轩苑景色相互交融的美妙之地。既回应了题目,使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又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园林之中,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水榭景色的赞美和对这种宁静、美好的生活境界的向往,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不见朝霞孩幼面,近临暮霭印胭红”
【诗家评点】
以下是对这首《七律·中山陵水榭》的详细评点:
意境优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中山陵水榭的精致玲珑以及周围的景色变化,如“一台亭榭玉玲珑,半映羞凭镜水中”“近临暮霭印胭红”“绿池轩苑景交融”等句,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且优美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水榭的独特魅力。
情景交融: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还通过景色描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颈联“莫张少壮沧桑事,力做耆间学海童”将眼前之景与人生感悟相结合,使诗歌有了更深的内涵,避免了单纯写景的单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结构完整: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首联起句点明水榭,颔联承接描写景色变化,颈联转折到人生思考,尾联合题,再次强调水榭的环境,使整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这首诗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写景抒情和结构安排上有一定特色,不失为一首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和人生启示的作品。
“若问此方何处有?绿池轩苑景交融。”
格律
.七律格式一:平起首句入韵式(最常见)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晚
注:
①凡标有“平、仄”标号,视为可平可仄。
②平的后面“韵”表示平水韵脚。
③所谓平起、仄起,均以首句第二字为依准。
④两句为一联,每联出句与对句平仄必须不同,这叫相对。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必须基本相同:这叫相粘。“粘”、“对”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否则叫“失粘”、“失对”,为作近体诗之大忌。记住“粘奇对偶”!下同。
注意:八句56字中间两联要对仗(3句与4句,5句与6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