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议2023下载》迅雷BT完整下载[1.12GB/2.35GB/MP.4]4K高清画质[1080P.已完结

xunleixiazai xunleixiazai 关注 广告商 论坛传奇
发表于影视资源版块
《人生会议2023下载》迅雷BT完整下载[1.12GB/2.35GB/MP.4]4K高清画质[1080P.已完结]

============================================

免费观看下载[高清1080P迅雷BT下载资源]百度云网盘免费共享

电影百度云网盘下载:http://www.siii.xyz/xqlt

============================================

金陵,一座被时光反复摩挲的古城。长江的浪花淘尽了六朝金粉,秦淮的灯影摇落了千年繁华。是否可以说,在这里,每一块斑驳的城墙都镌刻着历代兴衰,每一缕微凉的晚风都低吟着如水往事。

刘禹锡诗中的潮声、韦庄笔下的柳色、王安石词中的远眺、萨都剌登城的春恨,在历史的时空里纷纷交织,让金陵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江南形胜,更成为诗人笔下永恒的历史记忆。下面,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笔迹,走进金陵(今日南京市)这座千年古城的记忆深处,看山河依旧,叹人事已非!

今日南京市风景


今日南京市一角

一、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咏叹金陵的千古绝唱

原文: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话翻译:

群山依旧环绕着这座古城,潮水拍打着空荡的城墙又寂寞地退去。

秦淮河东边那轮旧时的明月,夜深时分依然会越过矮墙照进城中。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因政治斗争被贬谪多年,晚年回朝,诗风沉郁苍劲,尤擅怀古咏史之作。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期间(824-826年),是《金陵五题》组诗的第一首。当时唐朝已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诗人借六朝兴亡暗喻唐王朝的危机,寄托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诗词欣赏:

刘禹锡的这首《石头城》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金陵古城的沧桑变迁。诗中"山围故国"与"潮打空城"形成鲜明对比,山依旧,城已空,潮水寂寞地来回,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冲刷。"旧时月"与"女墙"的意象尤为动人,月亮作为永恒不变的见证者,依然如故地照耀着这座曾经繁华如今却已荒废的城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遗迹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堪称怀古诗中的绝唱。大诗人白居易读完此诗后,由衷称赞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南京市石头城遗址

二、韦庄《金陵图》——晚唐诗人的末世哀歌

原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市台城城墙遗址

白话翻译:

江上细雨霏霏江边青草茂盛,六朝繁华如同梦境鸟儿徒然啼叫。

最无情的是台城边的杨柳树,依旧如烟雾般笼罩着十里长堤。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晚唐花间派代表词人。历经黄巢之乱、唐末军阀混战,晚年入蜀辅佐王建建立前蜀政权。其诗多写离乱之苦,语言清丽,情感哀婉。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正值黄巢攻破长安后。韦庄流寓江南,目睹六朝古都的残败景象,借金陵兴衰暗喻大唐气数将尽。

诗词欣赏:

韦庄的《金陵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的春日景象,却处处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伤。"六朝如梦"四字概括了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与消逝,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一句尤为精妙,以柳树的无情反衬诗人的多情,柳树依旧繁茂,而人事已非,这种对比强化了历史的无常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朦胧,通过自然景物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切体悟。

三、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改革家敲响的历史警钟

原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白话翻译:

登高远望,正值故都晚秋时节,天气开始变得肃杀。千里长江如白练般清澈,青翠的山峰如箭簇般聚集。归来的船只在夕阳中行驶,酒旗在西风中斜斜矗立。彩绘的船只与淡淡的云彩相映,白鹭从星河中飞起,这美景难以用图画完全表现。

想起往昔,这里曾是繁华竞逐之地,可叹那门外楼头的故事,悲恨接连不断。千百年来人们登高面对此景,空叹荣辱兴衰。六朝的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中的衰草凝结着绿色。至今那些歌女,还不时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

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 剧照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熙宁变法"的主导者。其诗词雄健峭拔,常借古讽今,充满改革者的历史洞察力。

写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1076年左右),退居金陵时。当时新法推行受阻,旧党反扑,他登临金陵胜迹,借六朝兴亡反思改革成败。

诗词欣赏: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中金陵怀古的巅峰之作。上片以壮阔的笔法描绘金陵的壮丽景色,"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等句气象宏大,展现了作者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下片转入怀古,从"念往昔"开始,情感由豪迈转为深沉,通过"门外楼头"(指陈后主与张丽华的故事)等典故,暗喻历史兴亡的教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句尤为深刻,借用杜牧《泊秦淮》诗意,暗示历史教训常被人们遗忘,悲剧不断重演。全词写景壮丽,抒情深沉,怀古与讽今相结合,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连大才士苏轼读了此词也说:“此老(指王安石)乃野狐精也”,表示由衷的钦羡。

四、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元朝异族文人的文化认同

原文: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白话翻译:

六朝的豪华景象,如同春天逝去,再无消息。徒然惆怅地望着,这山川的壮丽景色,已与往昔不同。王谢家族堂前的双飞燕子,曾在乌衣巷口相识。夜深时听着春潮急促地拍打着孤寂的城墙。

回想往事,愁绪如织。怀念故国,只剩下一片陈迹。唯有荒烟中的衰草,乱鸦与斜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已残,秋露寒冷;胭脂井已毁坏,蟋蟀在哭泣。到如今,只有钟山依旧青翠,秦淮河水依然碧绿。

作者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色目人词人。其先祖为西域回回,后定居中原,汉文化修养极深,诗词兼具北方的豪放与南方的婉约。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文宗天历年间(1328-1330),萨都剌任江南行台御史时。作为异族文人,他通过对六朝兴亡的咏叹,表达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与思索。

诗词欣赏:

萨都剌作为元代著名少数民族词人,其《满江红·金陵怀古》融合了南北文化视角,对金陵历史进行了深沉回顾。词中"六代豪华,春去也"开篇即点明主旨,将六朝繁华比作逝去的春天,奠定了全词的感伤基调。"王谢堂前双燕子””寂寞打孤城,春潮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石头城》诗意,通过燕子依旧而人事全非的对比,强化历史沧桑感。"玉树歌残"、"胭脂井坏"等典故的运用,将陈朝灭亡的具体历史细节融入词中,使怀古更具历史质感。结尾"只有蒋山青,秦淮碧"与开篇呼应,以自然景物的不变反衬人世变迁的无常,余韵悠长。全词情感沉郁,用典自然,展现了萨都剌作为少数民族文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五、四首诗词对比欣赏:

这四首金陵怀古诗词,虽主题相似,却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诗人面对同一座古城的独特感悟。

1、刘禹锡的《石头城》最为简练含蓄,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包含了无限历史感慨。诗歌通过"山"、"潮"、"月"等自然意象与"故国"、"空城"、"女墙"等人文遗迹的对比,创造出一个空灵而深沉的艺术境界。刘诗的特点在于以少胜多,通过精选的意象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无限遐想。

2、韦庄的《金陵图》则更加注重意境营造,以"江雨"、"江草"、"台城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朦胧的金陵春景图。韦诗的特点是情感细腻,"六朝如梦"的慨叹与"无情最是台城柳"的嗔怪,将诗人的历史感伤表达得婉转而动人。

3、王安石的《桂枝香》作为长调词,容量更大,表现更为丰富。上片写景壮阔,下片怀古深沉,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宏大视野。"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结尾,不仅怀古,更暗含讽今之意,体现了作者的政治忧患意识。王词的特点是视野开阔,历史感与现实感并重。

4、萨都剌的《满江红》则融合了少数民族词人的独特视角,在怀古中寄托了深沉的文化认同感。词中密集用典,将"王谢堂"、"乌衣巷"、"玉树歌"、"胭脂井"等历史意象巧妙串联,展现了金陵历史的厚重感。萨词的特点是历史意象密集,情感沉郁顿挫,结尾"蒋山青,秦淮碧"的永恒意象与开篇"六代豪华"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

从表现手法看,刘诗、韦诗以含蓄简练见长,王词、萨词则以铺陈丰富取胜;从情感基调看,刘诗空灵,韦诗感伤,王词深沉,萨词郁勃;从历史视角看,刘禹锡、韦庄更多个人感慨,王安石、萨都剌则更具宏观历史视野。四首诗词各擅胜场,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金陵怀古主题的丰富画卷。

六、总结:金陵怀古的永恒魅力

金陵,这座承载了太多历史记忆的城市,自六朝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怀古咏史的重要题材。刘禹锡、韦庄、王安石、萨都剌这四位不同时代的诗人,面对同一座古城,各自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悟。

这些诗词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依然打动人心,首先在于它们捕捉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面对历史遗迹时的那种怅惘之情是相通的。


其次,这些诗词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诗人们通过精妙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和语言锤炼,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普遍的人类体验。

第三,这些诗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记忆和历史思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在当代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重读这些金陵怀古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启示。历史虽已远去,但人类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基本情感并未改变。这些诗词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历史的规律,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所在。

金陵的山水依旧,六朝的繁华已成云烟,但这些吟咏金陵的诗词却永远定格了那份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每当我们读到"潮打空城寂寞回"、"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旧事随流水"、"六代豪华春去也"这样的诗句时,千年前的诗心与当下的我们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不朽魅力的最好证明。

评论列表 评论
发布评论

评论: 《人生会议2023下载》迅雷BT完整下载[1.12GB/2.35GB/MP.4]4K高清画质[1080P.已完结

拖动滑块验证
»
已有0次打赏